字体:    护眼关灯

殷朝风云录短篇小说 第442章 (第1页)

科考那日,贡院门前人声鼎沸,寒窗苦读的士子们鱼贯而入。

苏子恒早早入场,稳稳地站在一众考生之中。

他心中镇定如水,仿佛所有的等待和辛苦都凝聚在这次科考上,内心只有一个信念:若想成就理想,今日必须一举夺魁!

考题揭晓,苏子恒扫了一眼题目,微微一笑。

题目以“治国安邦”为主题,恰好是他日夜研读的方向。

他提笔疾书,字迹苍劲有力,洋洋洒洒地写下对治国大计的见解,从民生困苦到律法施行,从官场风气到百姓温饱,条分缕析,入木三分。

时光飞逝,半日考程结束后,他意犹未尽地放下笔,心中暗想,若能凭此策安身立命,便不枉此生努力。

看着西周神情忐忑的士子们,苏子恒不由生出一股豪情:无论成败,他的志向永不会改。

科考结束数日后,苏子恒便一边焦急等待放榜,一边在京城各处游历。

大殷皇朝的繁华令他感慨万千,然而在富丽堂皇的京城之下,他也看到了阴暗的角落:贫民区中流浪的孤儿,沿街乞讨的老者,失去土地的农户。

这一切让他愈加坚定,要为百姓谋求更好的生活。

某日,他偶然路过京城最大的书楼“文渊阁”,听闻今日阁中有著名学士与青年才俊论政。

苏子恒心生兴趣,便推门而入,却见厅中一位白发老者正端坐中央,侃侃而谈。

那老者便是朝中德高望重的礼部侍郎何琛,学识渊博,被士林奉为国士。

何琛在谈到政事时,面带忧色:“朝中腐败之风盛行,近几年更甚,若无人挺身改革,大殷朝必将难逃衰败。”

苏子恒听闻此言,心中一动,不禁朗声开口道:“何大人所言甚是。

治国之道应在于‘民本’,若国之根本己衰,如何谈江山稳固?”

何琛闻声,微微一愣,目光投向苏子恒,惊讶于他的胆识与见解。

大厅中众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