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转头对苏子恒道:“苏编修,你素有远见,且年轻有为,不知对此事有何看法?”
苏子恒心中一震,猛然意识到郑太师这话是故意将他牵入这场斗争之中——如果他支持郑太师,便意味着与百姓对立;若支持何琛,则彻底站在了首辅一派的对立面。
苏子恒深吸一口气,稳稳抱拳道:“启禀太师,何大人之言确有道理,军费缺口虽大,若贸然将官田划拨,恐影响京城百姓的生计。
臣以为,可以先从宫廷无关紧要的奢侈支出中节省开支,待边境稳定再议。”
郑太师冷冷一笑,目光凌厉地扫了他一眼,仿佛在审视一件物品,随即不再言语。
但苏子恒隐隐感到,自己己经被郑太师记在了心上。
朝会散后,苏子恒方才步出大殿,便被何琛召至身旁。
何琛拍拍他的肩膀,低声道:“子恒,今日之言虽无过,却必被郑太师视为异己之人。
日后行事,当更加谨慎。”
苏子恒点头应是,但心中暗暗有些不甘。
他明白自己刚入朝堂便卷入派系之争,并非他所愿,但他无法容忍在关系百姓疾苦的问题上噤声。
回到府中,苏子恒刚坐下喘口气,便收到了萧清婉送来的书信。
信中语气温和,委婉地提醒他,郑太师乃是权倾朝野的重臣,切莫轻易为他所敌。
苏子恒看着字里行间的关切之意,心中既有暖意,也有苦涩。
他知道萧清婉为他担心,但心中的理想与抱负却令他难以妥协。
书信最后,萧清婉的一句话让他久久难以释怀:“苏公子,愿你持心不改,初心常在;然江山万里,朝堂似海,务必保全自身,方能一展抱负。”
萧清婉的这句话让他既欣慰又清醒。
他明白自己今后在朝堂的每一步都将充满艰险,而她的信则如一股清泉,涤荡他心中的疑虑,让他在这个充满诡谲的官场中找到一丝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