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洪武九年),应天府魏国公府中徐达正在书房中阅读兵书,忽然有家丁来报,说是燕王朱樉前来拜访。
徐达赶忙起身相迎,两人寒暄一番后,朱樉说明了来意。
原来,朱樉此番前来,是想请教徐达关于北方边境的防务问题。
近来蒙古各部蠢蠢欲动,时常侵扰明朝边境,朱樉希望能听听徐达的意见。
徐达思考片刻后,向朱樉建议加强边防军力,并派使者与蒙古各部谈判,以求和平解决争端。
朱樉听后频频点头,对徐达的见解表示赞同。
二人又就其他政事交流了一番,不知不觉间太阳己经西斜,天边泛起一抹橙红色的晚霞。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个身影缓缓走进来。
那是一名女子,身姿婀娜,容貌秀美。
她手中捧着一只香喷喷的烤鹅,另一只手则提着一壶香醇的美酒。
这名女子正是未来的大明三贤后之一——徐妙云。
她轻盈地走到两人面前,微笑着将食物放在桌上。
朱樉和道衍看着眼前这位美丽而聪慧的女子,眼中都流露出一丝赞赏之意。
徐妙云温柔地说道:“王爷,父亲,你们谈事辛苦了,先吃点东西吧。”
说完,她为两人斟满酒杯。
朱樉和徐达相视一笑,纷纷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人的话题逐渐轻松起来。
他们聊起了京城的趣事,以及一些民间的传闻。
交谈中,朱樉注意到徐妙云对政事有着独特的见解,不禁对她越发欣赏。
时间悄然流逝,夜幕降临。
朱樉起身告辞,徐达和徐妙云送他至门口。
看着朱棣离去的背影,徐达轻声对女儿说:"秦王朱樉温文尔雅,才情过人,你若有意,为父可替你安排。”
徐妙云红着脸低下了头,心中却涌起一股别样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