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倾注于答卷之上。
可等待他的,却总是冰冷的失望。
那一次次公布的落榜榜单,犹如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利刃,狠狠地刺痛他的心。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如此才华横溢,为何却总是名落孙山。
为了寻求一线希望,他鼓起莫大的勇气,怀揣着精心撰写、反复修改的策论文章,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稀世珍宝一般,去求见那些朝廷官员。
可那些官员们,早己被官场的名利熏染得失去了初心。
他们身着华丽无比的官服,看似威风凛凛,实则内心丑恶不堪。
在那雕梁画栋、奢华至极的府邸中,他们整日沉醉于声色犬马、争权夺利之中。
朱武那饱含心血的文章,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废纸。
有的官员甚至看都不看一眼,便满脸嫌弃地随意丢弃在角落,还对着朱武冷嘲热讽,肆意羞辱他的出身与远大抱负。
有一回,他在一位高官的府邸外苦苦等待了数日,期间受尽了门房的白眼与刁难。
终于,那官员愿意见他一面,可当他恭敬地呈上自己的文章时,那官员却只是瞥了一眼,便轻蔑地哼了一声,说道:“你这穷酸书生,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还妄图凭借这些文章进入仕途?
简首是痴心妄想。”
说罢,便命人将他轰了出去。
门房更是狗仗人势,叉着腰,瞪大双眼,对着朱武怒吼道:“你这穷酸书生,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还不快滚!”
朱武望着那紧闭的朱红大门,满心的愤懑与无奈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将他彻底淹没。
看着百姓在苛政的残酷压迫下民不聊生,自己却报国无门,最终,在绝望与无助中,他踏上了少华山,从此开启了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初到少华山,山上的景象一片狼藉。
三位寨主陈达、杨春和周通,虽有着草莽之人的豪爽与义气,但行事却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