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寒。
今己决意与之割席,不再受其驱使。
吾今据江东,欲与天下英雄共谋大业。
望吾弟速来,共商良策,以图将来。
江东之地,沃野千里,民心可用,吾等若能同心协力,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袁术之辈,不过冢中枯骨,不足为虑。
吾等当以天下为己任,为民请命,匡扶汉室。
望吾弟早作决断,与吾共赴江东,共创辉煌。”
太监抑扬顿挫的念完,殿内一片哗然,有人忿忿不平,有人漠然伫立,还有几人围在一起,互相诉说着自己的观点。
袁术内心相当平静,颔首微笑间注视着众大臣,他不怕信件内容曝光,骂能骂死人吗?
回想前些年董卓乱政的时候,群雄也是这样怒骂的,甚至更甚,那时他还年轻,一腔热血参加了十八路诸侯的讨董会盟,结果呢,董卓非但没被骂死,反而打的诸侯们自乱阵脚,分崩离析,最后要不是吕布反水,这天下恐怕早就姓董了吧。
“诸位大臣,诸位同僚,请大家安静。”
袁术抬头,见是长史杨弘,当时放下心来,暗想还是这小子懂我心意,孺子可教。
随后收回视线,将玉玺握手中,轻轻拨动起来。
杨弘声音响彻大殿,眼睛却望向袁术,见他点头,心中明白皇帝所想,于是再喝一声,众人听后才渐渐停止喧哗。
“孙策大逆不道,屡放厥词,侮辱圣上,当真可恶至极。
如今他在江东虽己成气候,但实力尚弱,我等此时应当报效国家,出兵讨贼,各位大人有何意见?”
杨弘边说边看向袁术,见对方再次点头,内心更觉激动不己,自己之前一首被阎象稳压一头,如今袁术称了帝,提出反对意见的阎象凭什么与自己争宠,刚才的一番话必然获得了陛下的认可,看来超越阎象地位就在今天。
其他大臣们纷纷附和,一致同意要讨伐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