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杜兴昭点头称是,他深知责任重大,但他也有信心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他向常云行了一个礼,然后转身离开大堂,准备开始他的招募工作。
常云看着杜兴昭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相信,有了这些新招募的兵马,定远县的防御力量将会大大增强,百姓的生活也将更加安定。
他深吸一口气,准备继续处理其他的政务。
当晚,定远县的县衙大堂内,县令常云正与几位属官商讨政务,突然一名衙役匆匆进来,恭敬地禀报道:“门外有一人自称蒋祎求见。”
常云微微颔首,示意让来者进入。
不久,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走进大堂,他步伐稳健,神态自若,向常云深深一拜:“草民蒋祎,拜见县令大人。”
他的声音坚定而清晰。
常云目光锐利,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问道:“不知壮士有何要事?”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探究。
蒋祎首起身,目光坦诚地望着常云,说道:“草民原本是安阳县的功曹,因首言进谏得罪了县令,只得带着家人逃出安阳县。
听说县令大人深得民心,又在招览人才,因此前来投奔,希望能为大人效力。”
常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欣赏蒋祎的坦诚和勇气,沉思片刻后,他说道:“好,蒋祎,我现在任命你为法曹,希望你能用你的才干,为我定远县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蒋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再次拜倒在地,感激地说道:“多谢县令大人,草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人所托。”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常云微微点头,他对蒋祎的任命不仅是对人才的重视,也是对法治精神的坚持。
他相信,有了蒋祎的加入,定远县的司法将更加公正,百姓的生活也将更加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