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她的手,发现她的手粗糙且有老茧,心中又是一酸。
“你阿奶是心里别住劲儿了,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说没就没了,连最后一面也没见着,任谁能不怨呢,何况你娘当年......不说了,不说了,往后有什么事就吱声,你一个小娘子不容易。”
向枣儿自是知晓向家不认她们,除了阿爹的原因,估计也是怕被她们拖累。
她不是这里的人,不想像其他人一样,十五六岁由家里做主嫁人,向家不认她们正好合了她的心意。
向枣儿苦笑道:“我们毕竟没在她跟前长大,能理解。”
“你和你阿爹一样,心善。
只是你们分出来单过,日子怕是得辛苦些。”
“不瞒您,之所以狠心断了那最后一点情义,就是不想他们拿血缘亲情对我们姐妹指手画脚,往后无论我们姐妹过得怎么样也不会去寻向家。”
不知为何,她对刘阿奶有种莫名的信任,可能因为她和爷爷一样慈爱吧,不由对她吐露心里话。
刘阿奶立马明白了她的意思。
战乱年代,肚子都吃不饱,哪顾得上什么礼义廉耻,能活着就不错。
将儿女换粮食的人比比皆是,如今新朝初立比战时好不了多少。
人心最是难琢磨,如果向婆子以长辈的身份拿捏三个孩子,她们不听就是不孝,名声就坏了。
哪怕不顾及名声,向家要真卖她们,别说村正就是官老爷也不能说什么。
这样一想,顿时觉得向枣儿有成算。
她拍了拍向枣儿的手,道:“你是个好的,只是苦了你还要拉扯两个小的。”
刘阿奶对她好一顿夸。
向枣儿趁机询问了关于村里的人和事。
荷花村一共二十多户,约莫二百来人。
不像其他村子各家都有点沾亲带故,荷花村大都是逃荒落户在这里的。
谁家从哪里哪年逃难来的,谁家与谁家不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