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冯,真是个好呀!”
1959年,三河口镇供销社为了方便群众,在李家营开一个代销点,咱庄上人都叫“油盐点”。
经营些油盐火耗、针头线脑、酱油香醋、甜油白酒、火柴香烟……杂七杂八的杂货,同时也收购一些乡下的废铜烂铁、布条子绳头、鸡蛋鸭蛋、当归半夏、烂脚丫巴(一种草药)、地龙蝉蜕之类东西。
代销点设在社场东院那三间回门往东的社屋里,开店人就是冯双喜,刚一进庄他脸上的白麻子就被细心人发现了,不到半天就有了“麻老冯”的绰号。
麻老冯来这里安营扎寨,李家营人用娶进新媳妇的礼节迎接他。
先来的是我,我的会计室跟他的店一个在西院一个在东院,来李家营他第一个认识的人是我,我也第一个认识他的人。
叙过年庚,他比我大三岁,我说,“老冯哥,你今天收拾好店面,明清早到我家吃饭,认认门。
你不要客气哈,这是李家营的规矩,新来客人,一家吃一天。
店嘛,你吃过饭回来再开门。”
第二天清早,他到我家吃白芋丁稀饭——不要瞧不起白芋丁稀饭。
我们平时都是净煮白芋,喝白芋汤。
这白芋稀饭是把白芋剁成一个指头大的丁子,放一把大米和了麦面,好吃的不得了,能喝得肚子当大鼓敲!
中午请来士仁大爷、得雨哥几个人陪客,西个菜碟一壶酒。
我只看门盅,一个劲劝别人喝。
晚上,下面条,香葱炸汤。
第二天,得财哥、得礼哥、士喜叔、得道哥、士聪大爷……都来提前预约。
得雨哥后脚跟到,他说我是队长,当然我要先请。
老冯说,我弄糊涂了,到底上哪家吃,哪家是哪家,我看算了吧,免礼吧。
我说,这样吧,先从西门开始,一家一家往后排,轮到谁吃谁。
于是沥沥拉拉吃了半年才把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