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蔡哥和林晓的关系逐渐亲近。
他们会一起去逛画展,也会在咖啡馆里聊到深夜。
一次,他们讨论起什么是“艺术的意义”。
“我觉得艺术应该是自我的表达,和观众的感受无关。”
林晓一边在速写本上画着,一边随口说道。
蔡哥摇了摇头:“但如果没人懂,那它的价值又是什么?
艺术还是要被看见,被理解的。”
“你太在意别人了。”
林晓停下笔,看向他,“难道你画画的时候,会想着别人会怎么看?”
蔡哥犹豫了一下:“或许吧。
我觉得作品是一种沟通,而不是孤独的独白。”
两人争论了几句,最终以林晓一声轻笑结束:“好吧,我们在这一点上想法不同。
但我还是喜欢你这样想问题的样子。”
一次合作,奠定了感情的基础某天,林晓突发奇想:“蔡哥,我们一起画一幅作品吧。
你擅长细节,我来负责构图,怎么样?”
蔡哥愣了一下,抬头望向她,眼中带着几分疑惑:“一起画?
你不怕我拖后腿吗?”
林晓笑了:“正是因为你认真得让人头疼,我才想试试啊。
说不定我们俩能碰撞出点什么特别的东西。”
他们选择了一个简单却充满寓意的静物场景——一杯咖啡、一本摊开的书和一双交叠的手。
这些元素看似平常,却像是某种隐喻,表达着对生活、知识和情感的思考。
蔡哥将场景布置好,两人开始分工。
林晓用轻快流畅的线条勾勒整体框架,而蔡哥则专注于细节。
他仔细描绘咖啡杯上细腻的花纹,书页间光影交错的微妙过渡,以及那双交叠的手上每一条筋脉和纹理。
他们在蔡哥简陋的工作室里忙碌了一整天,从清晨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