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妙法莲华经爆款热文 第384章 (第1页)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

这种印象深刻以后,你要从《法华经》把他带出来,很困难。

你看佛陀讲到最后的时候,五千比丘、比丘尼退席,他根本不想听了。

他进入空观以后,佛陀要把他从空观拉出来,拉不出来。

诸位!

贵为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都没办法把他们从空观拉出来,只能等待下一尊佛陀了。

就是说,你这个空观,要把你从空性拉出来,比较难。

当然,如果你修《般若经》,你的空观是:人生没有什么痛不痛苦了,因为它因缘生,它没有自性,所以我就可以放下。

这种人的空观,他容易出来。

总而言之,如果你不从空观出来,人生对你来说,那叫一个寂静,你就谈不上“菩提”这两个字了,那你的人生只有破妄了,就没有显真这一块。

所以,《法华经》的目的是要把一个人从空性带出来。

就是说,你的法门都不用改变,你该干么还干么。

你念佛,你不一定要执着只是净土,你可以为了成佛而念佛,你为了无上菩提而念佛。

你往生照样得到,但是你未来的路一帆风顺。

诸位!

你最好知道一件事情,你现在所做的决定会影响到你的未来。

如果你现在只想到往生,就是你所有的佛号的设定只到往生,好,这个佛号把你送到净土去了。

然后呢?

然后所有佛号的功能全部消失掉。

因为你刚开始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就是这样设定的。

虽然它是无量光、无量寿,但是对你来说是有量光、有量寿。

“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

你一开始的设定,你就不是为了无上菩提来念佛的,你为了你个人的往生。

所以,当你往生以后,你看到别人他那个佛号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