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得早熟。
李义林的居所就位于阎埠贵对面。
这时,一位访客到来。
阎埠贵不由自主地走上前询问:“长官,这位是新搬家过来的住户吗?”
来访者,一名军人,负责此区域的居民安置事宜。
他看了阎埠贵一眼,然后说道:“哦,是阎老师!
这位是李建设,他是李义林同志的同族侄子。”
“之前李义林同志因病去世,他留下遗书让同族的侄子过来继承遗产。
因为李义林同志没有后代,这样的安排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李建设现在就来这里居住了。”
“李建设。”
“阎老师是院子里的文化人。”
“这个新搬来的年轻人还请你多照看一下,我们将来都是一个院子里的人,要互帮互助。”
听到这里,阎埠贵心中颇为诧异。
原来身体一首不好的李义林居然还有如此体面的侄子。
考虑到自己平日里爱面子的性格以及对方的嘱托,他立即回应道:“好说,这事儿就交给我了!”
交代完这些,**便离去了。
周围的居民们纷纷上前打了招呼,只是少数人的表情显得不太友善,尤其以中院的贾张氏最为明显。
她先是恶狠狠地瞪了李建设一眼,随后又瞥向了一旁的易忠海。
易忠海见状轻轻摇头以示安抚。
李建设从先前军人的话语中猜测到院子里暂时还没有所谓的“管家”。
想到目前仍在军管状态,连街办都尚未成立,这样的情况也不算稀奇。
大约年底,军管制结束,街办成立后,这些院子里应该也会选出各自的管理者。
深知院子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可靠,他不愿意与他们过多交流。
于是他拿着简单的行李,径首走向了自己的房间。
其他人见状明白这位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