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背盐人到永宁总行后,总行按20人一批安排,或发往临川或发往瓢井。
20人中有一人领帮。
初去的人要有人担保;沿途有护路大队武装人员巡逻;一包盐120斤,缝好的麻袋,原装不拆零;背运者要有力气,跟得上20人的盐帮;一天要走40里,因为号子即旅馆之间都是40里左右;途中生病若找人代运,责任也是原承运人;这袋盐巴没有交到点就要坐牢;有不良记录者不得承运;有打劫盐帮抢盐者抓住就是杀头。
艾福打定背盐巴的主意后,到楼上去把背盐巴的必备工具——木板凳儿、弯角杵和盖盐包的油布取出来,仔细擦去灰尘并检查是否完好并。
说起这“板凳儿”,看似简单,其实会造的木工师傅很少。
这里方圆十几里,只有一位老木工师傅做的最好。
这个“板凳儿”是一块较厚杂木做底板,上插西柱,前两柱下首上弯,往前略倾,后两柱短,西柱间横木相连,左右两横木分别斗在前柱和压在后两短柱上,整个板凳儿不用一颗钉子,全部是榫眼相连,能承受五、六百斤重物,贴背处还装了一个箱子,可以装干粮、草鞋等物。
一付棕绳背系,下兜底板,前后相连,甚是结实,好重的东西放上背起,不会散架。
艾福最喜欢的这把弯角杵,是父辈就传下来的。
它由一半圆角木、圆木柱、铁环、铁锥西部分组成,圆角木上平下圆中凿一眼,圆木柱上端成榫斗进,下端用一公分左右宽的铁环包住,再用一铁锥钉进。
这弯角杵用处很多:负重时载物的板凳儿、背箩、戈架子等可随时支撑休息;平时当拄手助力;还可当小撬使用。
艾福带上这套运输不可缺少的工具,拿上几个住旅店的铜钱,把妻子为他准备在路途中备餐的几个包谷粑粑和两双备穿草鞋放在板凳儿背箱里,和村寨里事先约好的几个人上路背盐去了。
这一次盐,顺利的话,五天空手,十天重负,二十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