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父母不听,还是把那床新棉絮包扎挂起来。
随后阿军参军去了,这床棉絮仍被挂了好久好久。
阿军在旧社会没有读书的机会。
解放后,村里办起学校,他己18岁,又是家里主要劳力,错过了上学读书的机会。
他渴望识字。
他成天忙了山里忙屋里的,白天没有学习的机会。
晚上呢,缺灯少油。
短时期的照明,靠点菜籽油。
但菜籽油也不多,还不够人吃。
晚上一家人围着煤炉聊天。
秋季新学年开始,上级要求每个行政乡要办一所公办学校。
经费由县zhengfu出,故称“县校”。
艾家寨小学以及乡内另两所学校都合并到乡zhengfu所在地成立龙河小学。
合并后最高年级是三年级。
三年级28人,最大最小年龄差距9岁。
小艾书既是高年级里最小的学生,也是学校最小的学生,成绩却是高年级最好的。
又因为年龄小,身体瘦小,很怕大同学欺凌,不参加大同学间的结伙、斗殴。
因此老师们特别喜欢他,包班班主任老师经常拿他说事,,还叫大家要向他学习。
回到家里就老想讨父母的欢喜。
说学校里什么什么,又拿着课本借火光诵读。
大哥阿军就拿着他放牛时早己准备好的亮槁点燃,照着弟弟读书,并要弟弟教他。
小艾书读一句,他跟着读一句,几个月下来,阿军认识了不少字。
入冬12月份,国家最后一批志愿兵役制。
年龄18-20岁。
阿军20岁,正符合年龄。
阿军说要去参军。
一家人争论很激烈,第一个反对的是母亲。
她说:“寨子里国民党拉去当兵的几个都无音信。”
阿军说:“那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