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在线阅读 第95章 (第1页)

里,满身泥水,冬天冷的透骨;新校路要跨过一条河,过河后要爬一段坡路,在校门口可看见艾书家。

新校舍原是当地土司家的祠堂,百姓称“老官房”。

官房虽八、九年没用了,但还是显得壮观。

大门称“朝门”,门两边各一根高八尺,粗一尺见方、整体无缝、打磨光滑的石门方,栽在比门方更宽更大更长的石门槛上。

中间院坝兼操场。

西周石砌围墙,房舍一正两厢,木瓦结构,正厅宽敝,靠后壁有石砌佛台,两厢有底层,有楼层,与正厅连接,门窗、檐壁、栏柱均是雕刻。

左右各有一座三层石碉,紧靠围墙;上层和中层墙面设有里宽外窄的炮眼,从哪方看都像是盯着你的。

中层各有一风雨桥连接厢房二楼。

南北两面是花园,花园中间有一大鱼池,池内有假山。

园内杂花野草丛生。

大树小树,枯茂相间。

老师带着这个11至19岁、28个学生的高小班连接打整了三天。

杀猪桌、小饭桌、大方桌,独凳、板凳、长条凳等五花八门的课桌、坐凳在家长们的帮助下,也凑齐了。

开学后,操场上列队,哪个班都是高高矮矮的,年龄差都达七、八岁。

艾书家门口的河没有桥,从上桥或下桥过桥转路,路程和时间都要翻倍。

只有首接过河是捷径。

河宽缓流处,原安了一些石墩叫石步子,成人是可以踩过的。

上学第一天,艾书和另一低年级小同学,腿不够长,踩空掉在河里。

第二天艾书父亲一趔一趔的去修补石墩,一些家长也去帮忙,把石步子安好,并把上学校的坡路修好。

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读书,艾书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教师认真的教,学生们努力地学。

半个学期后,一天下午,乡的赵书记和几位领导到学校检查工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