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斯曼军队见山口己无人防守,便穿过山口,背靠大山守住了山口。
随后,奥斯曼苏丹用大量拴在一起的大炮包围了他的军队,并率领15000名火枪手列阵等待伊斯玛仪的进攻。
奥斯曼苏丹等待萨法维的进攻,以免冒险攻击伊斯玛仪军队的阵地。
伊斯玛仪无法根据奥斯曼帝国军队的位置确定战略,于是率领2万骑兵向奥斯曼帝国军队冲去。”
从这位指挥官的描述中奥斯曼可以确定的兵力约为45000人,而伊斯玛仪的兵力仅2万人,伊斯玛仪的兵力似乎与1516年的报告相吻合。
现代学者FeridunEmecen对参加战斗的士兵人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双方军队人数约为40000至60000人,而Gáborágoston则认为奥斯曼军队约为5—6万人,萨法维军队仅为奥斯曼的一半,也即2.5—3万人。
如此,查尔迪兰的双方的兵力问题仍然没有一个公论,但或许可以将塞利姆的动员兵力上限定为5—6万人,但多种史料指向萨法维兵力或许仅为2—3万人,如此一来奥斯曼享有2—3倍的兵力优势。
但又指向另一个问题,为何塞利姆在享有巨大兵力优势时选择了蹲坑,而伊斯玛仪则不管不顾的向着奥斯曼阵地主动冲锋,这仅由双方战术和兵种的决定的吗?
在本文的最后,笔者选用两段略有的话来做结尾,其一是德尔布吕克的:“只要材料允许,军事史研究最好就从兵力大小入手。
兵力大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不仅是相对强弱(或者兵力大的一方因此得胜,或者兵力小的一方凭借勇气和将道而抵消了弱势),绝对数目同样重要”其二是米兰驻法国大使普罗斯佩罗·迪·卡穆利奥针对陶顿战役的评论:“我为要谈论如此众多的人而感到羞愧,他们就像面包师的数字,然而每个人都断言那一天有30万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