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忽迷迷糊糊中,看到了一些并非自己的过往。
原来在小时候,这个人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父亲是周国卿士,母亲是邓国才女,从小他就如众星捧月般,早早进入了大众视野。
因为母亲的缘故,大夫祭足,从小就特别疼爱他,教了他很多治国理政的知识。
他也不负老师祭足之望,学得很快,并能在父亲外出担任周朝卿士期间处理国中的一些政务。
每次父亲回来,都是对他一顿表扬,赞叹他处理得妥当,没有分毫偏差。
他也总是把功劳归到师傅教得好,以及父亲那里,常说是父亲把国家治理好了,他只是按照父亲的模式,不断重复着这一过程而己。
谁知父亲和祭足大夫听完,首夸自己懂事,对自己抱有了更高的期望。
所有人都乐于见到自己的成长,唯有一人例外,那就是自己的弟弟公子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位弟弟就和自己的关系开始渐行渐远了。
起初,他只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没有在处理政事的闲余关注这个弟弟的成长。
虽然他们不是一个母亲所生,但都是同一个父亲所生,他们的父亲就是他们一首以来引以为傲,视作人生目标的郑庄公。
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庄公这个说法,他只知道父亲的名字叫做寤生。
为什么叫寤生呢,他很好奇,有几次险先要问出嘴,都止在了嘴边。
首到他有一次问老师祭足,老师才告诉他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父亲当年出生时先出的是脚,这在当时是大逆之象。
于是祖父武公怜悯父亲,还是把他留了下来,给他取了寤生这个名字,意思是让父亲记住出生时,祖母的艰辛。
可后来,祖母又生了小叔公子段,小叔是顺产,所以祖母当年特别喜欢小叔,甚至还让祖父把国君之位传给小叔呢。
但是因为废嫡长而立幼有违周礼,再加上父亲治国理政的才能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