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清平调三首》李白 (第1页)

《清平调三首·其一》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赏析

-

云想衣裳花想容:此句运用了联想和比喻的手法,见云之灿烂便联想到贵妃衣裳之华丽,见花之艳丽便联想到贵妃容貌之娇美,将云、花与贵妃的形象巧妙融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凸显出贵妃的雍容华贵与美丽动人。

-

春风拂槛露华浓:“春风拂槛”描绘出一种轻柔、和缓的氛围,暗示着贵妃所处环境的优雅。“露华浓”则写出花朵上露珠的圆润、晶莹,衬托出花朵的娇艳欲滴,以此来比喻贵妃在春风的吹拂下,容颜更加光彩照人,娇艳无比。

-

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山”是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是仙境所在。此句意思是,这样美丽的女子,如果不是在群玉山上能见到,那会在哪里呢?通过这种假设,将贵妃比作了居住在仙境中的仙女,进一步强调了她的超凡脱俗。

-

会向瑶台月下逢:“瑶台”也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与“群玉山”相呼应。这句诗说的是,要不然就是在瑶台的月光下才能遇到这样的美人。再次强化了贵妃的美丽如同仙女一般,只应存在于仙境之中,给人一种缥缈、梦幻的感觉。

诗歌风格

全诗辞藻华丽,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意境空灵。李白以其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将现实中的贵妃形象与神话传说中的仙境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超凡脱俗、如梦似幻的艺术境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清平调三首·其二》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赏析

-

一枝红艳露凝香:承接。当时李白或许还带着昨晚醉酒后的余韵,但接到诏令后即文不加点,在金花笺上一挥而就,创作出了《清平调》三首,《清平调·其一》就是其中之一。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皇家富贵氛围的渲染

创作于宫廷中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的情境下,决定了诗歌整体华丽富贵的基调。诗中描绘杨贵妃的美貌与气质,用“云想衣裳花想容”将其与绚丽的云彩、娇艳的花朵相联系,“春风拂槛露华浓”以春风中的牡丹映衬贵妃的娇艳,都营造出一种宫廷特有的雍容华贵、绚烂美好的意境。

浪漫情感氛围的烘托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为诗歌增添了浪漫色彩。李白应景创作,以花喻人赞美杨贵妃,借“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把贵妃比作群玉山、瑶台的仙子,将现实的帝妃赏花与神话仙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浪漫、梦幻、唯美的意境,既契合帝妃间的浪漫爱情,又给人以空灵之感。

宫廷文化审美意境的塑造

在宫廷文化背景下,诗歌要符合皇家审美,需典雅、庄重、优美。李白此诗语言优美华丽,意象选择如“云”“花”“春风”“露”“群玉山”“瑶台”“月”等,都具有高雅、美好的特点,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典雅、超凡脱俗的意境,符合宫廷文化对诗歌艺术水准的要求。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