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31章 (第1页)

第31章

前人之史可为镜,纵观历史长河,每一个盛世朝代的兴起落幕差不多也确实就在百年内。

到达顶峰后又缓缓降落。哪怕是强如汉唐都扛不过百年困境。山河破碎,改朝换代乃是历史长河必经之路。

朱标面中带着几分苦涩和颓丧,父皇圣明......是儿臣浅薄,沉溺于开国的煌煌气象之中,竟不敢直视这盛世背后的隐忧。

话到此处,他喉头一哽,袖中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料上的暗纹刺绣。

朱家从淮右布衣起兵,尸山血海里趟出一条通天之路!

如今九州归一,奉天殿上黄袍加身,便是圣人也难保本心不移。

那龙椅上的金漆映着日光太耀眼,照得人恍惚间便忘了,月满则亏的道理自古皆然。

朱元璋手掌重重落在朱标肩上,那力道让年轻的太子微微晃了晃。

只见他咧开嘴,露出一个带着沙场铁血气的笑:标儿能悟透这一层,倒不枉咱这些年把你带在身边历练。

余先生这话说到了根子上。什么天命所归!当年咱要真信这个,早该在皇觉寺当一辈子和尚!

朱元璋目光如炬,当初陈友谅坐拥六十万大军时信天命,张士诚守着苏杭富庶之地时信天命,可如今呢,他们的骨头怕都叫野狗啃干净喽!

回去你把余先生的话一字不落刻在紫檀屏风上,就摆在东宫暖阁里!

朱元璋扯了扯绣着金龙的袖口,咱朱家的江山,要的就是这份战战兢兢的清醒!

朱标当即撩袍跪地,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必当时时警醒,不敢忘却本心。

朱元璋欣慰的点点头,他只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尽自己所能的努力,至于后面的,就看标儿和他的子孙了。

话分两头。

另一边的朱棣还不知道自家老爷子和大哥也遭受了同样的冲击,还满心以为只有自己听到了余先生这般大逆不道的言论。

一想到大明这般辉煌的存在,竟也辉煌不过百年,他便一阵又一阵的难受。

您说的没错,是我天真浅薄了......但是为何我大明朝如此存在,竟也只有区区百年。难道当真没有任何办法破除这般死局吗

余闲斜倚在草垛上,胳膊随意搭着曲起的膝盖,懒洋洋的开口。

这话倒是问到关键之处了,可见你这个脑子动一动还是能用的。

破局之法便在国运论第二卷的卷面之上,课题便是封建王朝的三百年。

又一个骇人听闻的标题!

闻听此言的朱家父子三人皆是一阵又一阵的窒息和忐忑,前面第一卷讨论到了《国运与老天爷的固然联系》。

第二卷便是《封建王朝的三百年》这一卷比一卷的标题吓人呐!

放出这么一个炸弹,余闲反倒是有闲心继续考校朱棣了。

那么你接着动动脑子想一想,将这王朝的百年兴衰与我之前提到的农税问题结合在一起,思索一下这破局之法!

朱棣现在还哪有心思想农税啊,满脑子都是国运论。

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余闲眯起眼睛,提醒道:为何大明若要开疆拓土,必先免除农税......

朱棣知道,自己不将这个问题回答出来,就别想聊什么国运论了,于是只能盘腿坐下,开始耐心思索着农税之事。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