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62章 (第1页)

第62章

余闲难得的被噎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我心理年龄比你大。

朱棣也不知道这心理年龄是个什么意思,总归余先生说的话,那就好好听着。

那此事您说有没有解决之法呢若是将那些皇子的俸禄削减,是不是矛盾就能解决了

哪有这么简单。余闲轻笑,这顶多只是缓解矛盾,治标不治本罢了。

那如何才能解决呢

不能什么事儿都问我。余闲打了个响指,这就是你今天的作业,自己好好想想,想清楚了便来找我。

话落,余闲直接翻身睡觉去了,也不搭理沉思的朱棣。

——————

御书房内,朱标看着父皇失魂落魄的模样,眉头紧皱。

自从去了一次诏狱之后,父皇就变成这样了,真不知道余先生又说了些什么。

父皇,您究竟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可以跟儿臣说,儿臣也能为您分担些。

朱元璋抬眼看向朱标,幽幽的叹了口气,将自己在诏狱中听到的对话尽数告知了他。

朱标听完可算是明白为何父皇一直愁眉不展了。

其他事儿都好说,都是政令上的颁布错误和观念的改变,但是这件事不一样!

这事事关宗室供养,子嗣传承,这对任何一位父亲来说都是没办法改变,也是没办法接受的。

说句简单的,平民百姓家里有头猪有间破茅草房还想传给孩子呢,更不用说是一个王朝了!

这让朱元璋怎么可能忍着不对孩子好呢。

老大呀,你说......咱这个皇帝当的是不是很不合格......

可是当皇帝咋就这么难呢!咱就是希望孩子能过得好点,你不知道......咱,咱以前实在是太苦了。

可是对孩子好点儿,怎么就能成是亡国之因了呢!

朱标眉头紧皱,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毕竟这个话题里可是有关他的,他是同意余先生的话也不对,反对也不对......

但他内心深处其实并不赞同这次余先生的话。

或许这种所谓的不公平可能是影响了一些朝廷内部的气氛和波澜。

但绝对不是导致大明灭国的原因,这简直危言耸听!

父皇,此事儿臣实在是悟不出什么道理来,您也别想太多了,再想下去,恐怕也是自寻烦忧。

朱元璋侧坐在龙椅之上,神情暗淡的摆了摆手,咱也不是让你来说解决办法的,咱就是烦呀,实在是不明白!

这爹养儿子,想给儿子好东西,怎么就成了错事了!就因为咱是皇帝,连养儿子对儿子好都不行了那这皇帝当的可太憋屈了!

朱标上前给朱元璋倒茶,安抚道,父皇,您就别想了,无论您做什么,我们这些做小辈的,都无条件支持。

我们知道您是绝对为我们好的!您在我们心中不仅仅是父亲,也是英雄!

朱标永远记得自己父亲在马上的英姿,记得在鄱阳湖的营火旁,那沾着酒水的粗糙大手在沙地上划出连刘伯温都惊叹的阵图。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