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92章 (第1页)

第92章

没有仗打,武将确实全然无用武之地。

而文臣不一样,文臣不是骤然的爆发,而是日积月累的厚积薄发!

哪怕在打仗或者是不在打仗,文臣们都是在积累着的。

一旦开了科举,就会有大量属于文臣那边的人才被朝廷引进!

尤其是在大明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时候,文臣比武将更为重要!

不开科举,朝廷只能想办法在仅有的人才当中不断的内卷研究,使他们奋进。

而一旦开了科举,文臣确实会一步步将武将踩在脚下,但同时也会为大明注入大量的新鲜血液!

这是对大明来说,更为有益的。

朱元璋垂眸思索,对于皇帝来说,科举确实十分有开的必要。

但科举如今同样也有很多弊端。

若是当真想要重启科举!那科举制度也需要稍作修改才对。

以文制武是绝对不行的!

那他朱元璋成什么了!

朱棣在隔壁也是满脸的烦忧,因为他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这让他看不到武将的未来。

余先生,您说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呀

余闲扫他一眼,当然有了,想要解决之法,我们就要重新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驱狼吞虎之计,应该怎么用

我看你小子是想不出来了,那就直接跟你说吧。

首先,我们现在知道,如今文臣的势力是最大的,而且在逐渐增大!

武将虽然看起来人数众多,目前也是有不少的人才,但他的势力和能搞事的能力却是最小的!

而皇子这边呢又是最忠于皇帝的。

余闲在地上随意画了三个圈,代表三方势力,已知条件摆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开始分析性格。

首先文臣,聪慧犹如狐狸,精于算计。而武将掌握着武力权和皇恩,嚣张跋扈。皇子那边则是相对平和的状态,不争不抢。

已知状态全部摆出,我们开始布局。

朱棣表情严肃,生怕听漏了细节。

隔壁的朱标也做好了准备,开始将接下来余先生所说的话,一字不落的写在纸上。

在和平状态下,文臣权力大于武将,这点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我们可以先调动武将的心绪。

告诉他们,你们拥有皇恩,曾和陛下一起打天下的!让他们不用担心,无论做什么,都会有皇帝保他们!

朱棣不解的挠了挠头,可是武将脾气本就不好,他们越发嚣张跋扈,岂不是更难做了。

啧。余闲无奈地白了他一眼,所以才需要我们布局啊!

我们挑动他的火,又不是让他们的嚣张跋扈烧向百姓的,而是烧向文臣!

挑动他们和文臣之间的矛盾!

武将的脾气大多都差,有了皇恩浩荡的加持,他们肯定耐不住脾气!

而文臣那边,一个个聪明的跟鬼似的,肯定不会和武将那边正面起冲突。

因为两边正面起冲突,对于文臣来说不会有什么好处。聪明人不会将事情闹到明面上,也不会轻易上钩。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层层递进,开始给皇子那边下套了。

作为皇子,朱棣不自在的挠了挠下巴,眼神飘忽了一瞬。

不过他也想听听余先生是怎么给皇子下套的。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