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26章 (第1页)

郑昊没有理会他们的议论,专心致志地工作着。很快,内圈的外形轮廓就出来了。接下来是最关键的精加工。郑昊换上了最锋利的精车刀,调整好转速和进给量,开始一刀一刀地修整。每一刀下去,钢屑都是细细的银丝状,这说明切削参数控制得非常好。表面光洁度也很高,在灯光下泛着金属特有的光泽。"这手法..."老张忍不住走近了些,"进刀很稳啊。""是啊,看起来有点门道。"老王也承认。最关键的时刻到了,郑昊拿出游标卡尺,开始测量内圈的外径。"49.98毫米。"郑昊报出数字。"什么?"老张惊呼,"再量一遍!"郑昊重新测量,结果一样:"49.98毫米,误差在2丝以内。"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2丝的精度,这已经接近专业轴承厂的水平了,用这种老式车床能做到这个精度,简直不可思议。"不可能!"刘大壮脸色难看,"肯定是卡尺有问题。""老王,你的卡尺借我用用。"老张主动要求重新测量。结果还是一样,49.98毫米,精度完全符合要求。"这...这怎么可能?"老王结结巴巴,"用这台老车床,能做到这个精度?"苏雨晴看着郑昊,眼神彻底变了。她原本以为郑昊只是会修修农村的破机器,没想到他的技术水平竟然这么高。但是很快,她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即使技术再好,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稳定收入,前途还是有限的。郑昊没有理会众人的惊讶,继续制作外圈。外圈的加工相对简单一些,主要是内径的精度要求。一个小时后,外圈也加工完成。"太厉害了!"小李兴奋地直拍手,"郑师傅,你这手艺真是绝了!"刘大壮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原本想看郑昊的笑话,没想到反而被打脸了。赵副厂长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郑师傅,你这手艺简直是神了!这要是在我们厂里干,那得是七级技工的水平啊!"七级技工!在场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在这个年代,七级技工已经近乎是技术工人的最高等级。"还差钢球和保持架。"郑昊继续工作,"钢球我用轴承钢制作,保持架用铜的比较好。""我们库房里有轴承钢,铜材也有。"赵副厂长连忙安排,"小李,快去拿!"制作钢球的工艺更加复杂,需要先加工成大致的球形,然后用特殊的方法修整成标准的圆球。郑昊的办法很巧妙,他用车床加工出几个半球形的凹槽,然后用这些凹槽作为模具,手工研磨钢球。这种方法虽然效率不高,但精度很有保证。两个小时后,十几个标准的钢球就制作完成了。保持架相对简单,用铜板冲压成形,然后精确钻孔就行了。下午三点,一套完整的轴承终于制作完成。郑昊小心翼翼地组装起来,然后用手转动测试。轴承转动非常平滑,没有任何卡滞的感觉,而且几乎没有声音。"试试看!"郑昊把轴承安装到水泵上,然后接上密封圈和其他部件。赵副厂长亲自启动水泵,随着电机的轰鸣声,水泵开始工作。很快,清澈的水从出水口喷射而出,流量很大,压力也很稳定。"成功了!成功了!"赵副厂长激动得跳了起来,"郑师傅,你真是我们厂的救星啊!"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