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176章 (第2页)

“请皇上重惩玉氏,以正国法,以安亡魂!”

“玉氏王位,德不配位者,当废!”

群臣义愤填膺,言辞恳切。

弘历端坐于龙椅之上,面沉如水。

一言不发,只是冷眼看着。

他要的,就是这满朝文武“众望所归”的请奏。

帝王的怒火,必须通过臣子的口说出来。

才显得是煌煌天威,而非一人之私愤。

舆论的火候到了,弘历终于颁下了一道旨意。

旨意先是痛斥玉氏新王“德不配位,行止鄙劣”。

随即宣布废黜其王爵,令其闭门思过。

但这王位由谁继承,旨意里却一个字都没提。

悬而不决,才留下了最大的操控余地。

紧接着,是一连串对玉氏的惩戒。

其一,削其封地。

将玉氏与大清接壤、最为富庶的三座边城,即刻起划归大清,由朝廷派驻官员直接管辖。

其二,加重岁贡。

玉氏每年的岁贡,在原有基础上,增三倍。另需赔付王妃丧仪及抚恤其母族,白银十万两。

其三,质子入京。

旨意中“恩准”玉氏送新王年仅八岁的嫡子入京,入上书房,与皇子们一同读书,沐浴天朝教化。

名为“恩典”,实为挟制。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被“请”来京城的孩子。

将是弘历为玉氏选定的下一位王。

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清的傀儡。

当那道旨意传到宗人府的院落时。

被废黜的王,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终于懂了。

弘历要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忏悔。

而是要他,要整个玉氏。

把骨头一寸寸敲碎,再跪下来,乖乖奉上!

那三座城池,是玉氏的钱袋子。

那十万两白银,是要掏空他的王府。

而他那个远在京城的儿子,就是一条拴在玉氏脖子上的绳索。

绳子的另一头,紧紧攥在紫禁城那位主子的手里。

他再也站不住,双腿一软,瘫倒在地。

喉咙里发出一阵古怪的咯咯声。

随即,变成了凄厉又绝望的大笑。

消息传进后宫,自然也递到了小嘉嫔的耳中。

她正对镜试戴一顶新得的红宝石攒珠金冠。

听着宫女的低声禀报,她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纤长的手指扶了扶鬓角。

“这珠冠的颜色,配那件桃红色的宫装,会不会太扎眼了?”

宫女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回话。

“回…回主儿,不扎眼,正衬您的肤色,贵气得很!”

小嘉嫔这才满意地弯了弯唇角。

玉氏谁当王,对她有什么分别?

她是被送进宫的“贡品”。

她的荣辱,她的恩宠,全都来自大清的皇帝。

和那个遥远的母族没有半点干系。

只要玉氏还在,还能按时送来那些让她在宫里站稳脚跟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就够了。

至于王位上坐的是谁,是死是活,她懒得费半分心神。

对废王的处置,并未就此打住。

几天后,又一纸谕令从宫中传出。

命其迁出宗人府,往京郊的皇觉寺。

“带发修行,诵经悔过”。

这是最后的,也是最彻底的羞辱。

从一族之王,到宗室罪人,再到不僧不俗的囚徒。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