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民听得黄毓沛的声音十分伤感,不禁凝神去听。
“但我想说几句,这么多年来,我可以说是看着你成为一名空军战士的”
“当时我弟弟毓全死的时候,你也在场”
“这么多年来,我对你的感情其实就像是对待毓全一样!”
已经身为空军高级官员的黄毓沛此时声音沙哑,情真意切道。
“南京剩下的飞机已所剩无几”
“而且大多质量堪忧,很多架都是用坠毁飞机零件拼起来的。”
“淞沪战场与南京战场的制空权其实已经丢了。”
“我不是让你怕死畏战,我只是我只是”
黄毓沛在电话里哽咽道:“我不想你跟毓全一样,因为飞机质量的问题,白白送命。”
“你开飞机很有天赋,你应该去开苏联飞机,他们飞机的水平不比小鬼子差”
“抹平了技术代差之后,你的水准绝对在大多数日本飞行员之上”
黄毓沛急切说道:“你明明可以在以后去打掉更多的日本飞机”
“而不是白白死在南京,我希望你去兰州,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陈怀民沉默了一会,缓缓说道。
“黄处长,我明白了。”
“我去兰州!”
电话那头,传来黄毓沛如释重负的声音。
“好,我帮你联系高志航大队长。”
“他在兰州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手呢!”
黄毓沛说得没错。
高志航大队长得知陈怀民这么快就伤愈归队,激动不已。
他当场就从兰州打了电话到明故宫机场,很快就敲定了陈怀民到兰州的行程。
现在日本的飞机航程有限,并不能威胁到大陆的腹地,所以坐火车到兰州相对是安全的。
高志航联系了国民zhengfu的铁道部,帮陈怀民弄到了一班从南京开往兰州的火车票。
本来陈怀民想要明天的班次,但高志航执意帮他弄了后天的班次。
高志航委婉地提醒了陈怀民。
“你该回家去看看了!”
“大难不死,难道不该回去报个平安吗?”
陈怀民这才想起来,他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了。
南京到镇江的距离不远,从下关码头上船,到镇江西门码头下船,走长江航道的话,短短三个多小时就到了。
比起火车,便宜了一倍有余。
比起汽车,时间差不多,也便宜不少。
西门码头就是西津古渡,这座码头从三国时期就是热闹的渡口,客船、货船大多停靠在这里,形成了非常热闹的码头集市。
陈怀民从船上下来的时候,看到码头上虽然也有不少的难民,但还算井井有条,并没有出现南京城里的混乱情景。
西津渡的待渡亭旁边,一棵老槐树边还有人挂了红色的“卍”字旗,专门支了个摊子接待上海过来的难民。
“来来来,上海逃难来的兄弟姐妹过来登记了!”
“每人发大饼一张,免费船票一张!”
“不要挤,排好队!”
摆摊的义工系着“卍”字袖章,用标准官话安慰众人道。
“到了镇江,你们就安稳了!”
“我们一定把你们安安全全送去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