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转变教育方式
作为父母,要懂得适时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这一点,威廉·福特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开始的时候,威廉·福特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也没有注意要培养孩子的成就欲。但是,随着亨利·福特种种不同寻常的表现,威廉·福特发现了儿子的兴趣和成就欲望。
慢慢地,威廉·福特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也开始有所转变,由原来的强制管教转变为引导扶持,开始尊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成就欲,从而促成了世界著名的汽车大王的诞生。所以,父母不要试图完全按理想模式去塑造孩子,该转变教育方式时就要转变。
比如,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这是不应该的,也是错误的。父母对孩子有必要的期望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注意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父母要知道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其特殊的内在矛盾性和规律性。一旦外部的发展模式不能适应其内在的规律的话,就会导致不良的结果。
目前,很多父母无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做了一些超前教育,而这些恰恰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傻事。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当遵循科学的宏观指导,要顺其自然、促其发展,千万不能强迫孩子就范。按父母自己的所谓理想模式去塑造孩子尚未定型的心灵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工程师在设计一幢很大的办公大楼时,他设计了3个出入口。大楼竣工之后,他要求工人把大楼四周的空地上都种上草。夏天过后,草地上被进出大楼的人们踩出了3条小道,走得多的宽一些,走得少的窄一些。于是,工程师便要求工人沿着人们踩出的路,铺就了通向大楼的人行道。
工程师的做法可谓独具匠心,他懂得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道理:那就是顺其自然。假如一开始,工程师就设计好了通道,规定了人们行走的路线,或许就会给人们带来不便,最终,草地上仍然会被踩出一条条小道。
希望父母能在这个故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在对待孩子的期望方面,一定不要用自己浇铸的“模子”去培养孩子。否则,如果按照自己愿望去塑造孩子,根据某一标准去要求孩子,结果可能会大大出乎父母的意料之外。因此,父母应从实际出发,正确教育孩子。
有关专家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应该从封闭转变到开放。家庭教育要开放,首先是教育对象要开放,从教育孩子扩展到教育父母;其次是教育内容要开放,从分数教育转变到做人的教育;第三是教育方法要开放,应该讲究教育的多元化和综合化;第四是教育时空要开放,教育活动应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教子点睛: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必须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要把更多的发展目标交给孩子自己来制定。父母要学会客观分析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身体状况以及孩子在情感、兴趣、性格、意志等方面的特点,与孩子一起商量扬长避短的方法,以勤补拙,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