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海关大门,
一股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让一行人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
“这天气可真够冷的。”
尉迟敬德搓了搓手臂,魁梧的身躯也感受到了寒意,嘴里呼出一团白雾。
李世民拢了拢身上的衣袍。
目光扫过西周。
他们正位于海关出口前的一片空地上。
不远处有几个通道,
标识着“行李与马匹领取处”。
他们此行带了二十余人,
马车和随行马匹自然不在少数,此时正有几名随从在通道口张望,准备去取回行李。
正当李世民准备吩咐众人前往行李处时。
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他的眼帘。
那是之前在大厅内与他们交谈的青年男子,此刻正背着那个大大的行囊,脚步轻快地走向一个标有“海关快线”字样的牌坊。
男子的方向并非通往行李领取处,这让李世民心中生出了一丝疑惑。
“这位兄台,请留步。”
李世民扬声唤道。
男子闻声停下,转过身来,脸上带着一抹友善的笑容:
“几位先生,有何吩咐?”
李世民指了指男子背上的行囊,又看了看他前进的方向,问道:
“兄台这是要徒步前往黔州城吗?”
“据朕所知,此处距离黔州主城尚有一段距离,若徒步而行,恐需耗费不少时日。”
男子闻言,轻轻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几位来时和我也是一般。
他顿了顿,
回忆起自己初次来黔州时的情景,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我第一次来时,也和各位一样,带了沉重的行李,还牵着马匹。”
“可后来才发现,那些东西在这黔州城里,根本派不上用场,反倒成了累赘。”
他摇了摇头,脸上带着几分轻松:
“如今我再来,便轻装简行,只带了些随身物件。”
“至于黔州城,自然有更便捷的方式前往,无需徒步跋涉。”
李世民听得心中一动,
他注意到男子话语中对“黔州城”的描述,似乎蕴含着某种不同寻常的意味。
他看向身旁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两人脸上也同样流露出好奇之色。
房玄龄上前一步,拱手问道:
“敢问兄台,这其中有何高见?”
“我等初来乍到,对黔州城中的规矩和便利之处尚不清楚,还望兄台不吝赐教。”
男子见他们虚心请教。
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高见谈不上,不过是一些亲身经历罢了。”
“若几位信得过我,且随我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