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赵大娘拉住吴氏的手,压低声音道:“怎么也让王家一起进山?”
“王大叔给家里借了点银钱,公爹记王大叔的情。”
赵大娘闻言差点大叫出声:“借钱?难道你们家真要供栓子读书?”
虽然最后赵大娘压住了声音,但一旁的杨氏还是听到了。
“大娘,咱们家确实决定供栓子读书了。”
“不行。”赵大娘大声道。
几家人都看了过来,吴氏拉了下赵大娘,见大女婿也看过来,赵大娘皮笑肉不笑地扯了下嘴角。
“回去我再仔细跟你说,这件事你别答应了。”
吴氏不敢跟娘说她已经同意栓子读书的事。
顾大郎他们走了没多久,顾如砺也和爹娘还有三哥背着草药往青山镇走去。
“爹,娘,为什么不坐牛车啊?”前后都背着一个大箩筐的顾三郎气喘吁吁道。
老王氏也背着个大背篓,微微喘气:“哪有那么多钱,再说我们这么多背篓坐牛车要不少铜板。”
顾三郎猛灌了一口水,步履艰难。
他实在不懂,这吃苦又没好处的事,为什么他要上赶着去。
草药卖了也没他钱,他还得背着这么多草药从村里走到青山镇。
“小弟,日后你当了官,可得给三哥找个好差事。”
“啪。”
顾三郎头被顾老头打了一下,“叫你干点事,你就要好处了,有你这么当哥哥的吗?”
顾三郎:
连口头的好处都不给讨吗?他就随口说一下而已,以前他可是爹娘最爱的儿子,自从小弟出生后,他的地位岌岌可危。
顾如砺看着三哥怨念的眼神,无奈地应承:“行,就算不能给你找个好差事,也给你弄个能过日子的活计。”
“哎,小弟就是好。”
顾三郎开心了,他总觉得小弟答应的事会办到。
顾如砺没想到一句话就让三哥这么开心,难道三哥不知道画饼?
反正也是亲哥,再说兄长和嫂子们对他不错,到时候他不会不管的。
中间休息了三次,顾家人这才到青山镇。
“先去药铺。”
顾家人意见一致,一家人来到药铺。
“这次这么多草药?”王大夫看着地上六个满满当当的背篓有些意外。
顾老头上前,“攒了几日,王大夫看看,这些草药按照您说的晾晒的。”
顾家还不会炮制草药,但怎么晾晒,顾如砺特意问过王大夫。
王大夫检查了下,发现草药无损,晒得也没问题。
“没有问题,这次的药晒了两日,价钱我给你们提一点,”而后指了指还新鲜的草药:“但这些得按照原先的价钱来。”
“可以,多谢王大夫。”
很快草药称重完。
“一共七百零五文。”顾如砺道。
顾家人惊讶地看着顾如砺。
王大夫挑眉,上下算盘,最后双眼炯炯有神地看着顾如砺。
“你们在家算过了?”
这账他用算盘算了好几下才出来的,而这孩童却能脱口而出。
顾家人闻言也和王大夫一样惊讶。
“没啊,家中的草药只是简单晾晒和拾掇一下,没有称过。”顾老头摇头。
“不可能。”王大夫低头继续算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