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儿个我跟玉兰到冯家看看。”
吴氏说完脸色不是很好看,众人见状担忧起来。
八卦的杨氏忍不住问了。
想着也是一家人,没什么不能说的,吴氏娓娓道来。
“这两天玉兰每天都去冯家伺候冯正她娘,虽说两家是姻亲,但,玉兰还没过门呢,就让玉兰过去伺候,偏那老虔,咳,冯正他娘也是个难伺候的。”
吴氏脸上满是后悔,当时只看那冯正读过几年书,是个舞文弄墨的,家中还有一间竹器铺。
想着女儿嫁过去不愁吃喝,未想这周氏是如此难缠。
可是那周氏以前见到顾家人都很热情,最近却反常得很。
“伺候周大娘?什么时候的事?”顾如砺皱眉,眉宇间皆是不悦。
顾玉峋鼓着脸,忿忿不平道:“有三天了,姐姐每次回来都红着眼。”
说起这桩亲事,顾玉峋和顾如砺叔侄两人一直都颇有微词。
顾玉峋是舍不得姐姐嫁人,顾如砺则是很简单,那冯正长得太辣眼了。
就是那种仔细一看,简直是对别人眼睛的惩罚。
但是侄女的亲事轮不到他做主,他知道的时候,两家都已定下,而且玉兰也没反感,他也就不多嘴。
“这还没嫁人呢,就给玉兰气受了,要我说,这门亲事还不如退了。”
一直好脾气的顾大郎一拍桌子,把顾家人都吓了一跳。
“你说得倒是轻巧,玉兰已经十六了,转过年就十七了。”
尽管有些后悔,但吴氏还是舍不得这门亲事,但同时,她又明显感觉到冯家不是个好归宿。
吴氏的话也有几分道理,顾大郎偃旗息鼓,低头喘着粗气没说话。
“咱们顾家的女儿还怕嫁不出去么?十里八乡也没找出几个跟玉兰一样出挑的。”
“大嫂,这嫁人可是一辈子的事,不能马虎,要不是我娘家不靠谱,我都想让娘家嫂子过来提亲了。”杨氏拉着吴氏劝道。
“三弟妹说得对,大嫂,这还没成亲呢,那周氏就磋磨人了,哪是好人家。”
杨氏和陈氏劝了两句,想到女儿受的委屈,吴氏也有些动摇。
其余人也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劝说着,顾家一向和睦,也是看着顾玉兰长大的,这几日见玉兰受委屈,也是气得很。
也就顾如砺最近忙着期考,不知道侄女去冯家侍疾的事,要是他知道,定会阻拦。
见大嫂还是没下定决心,顾如砺敛眉,想到今日见到的事和突然变换的周氏。
“玉兰,你去溪边把碗筷洗了。”顾如砺淡定地吩咐年纪比他大的侄女。
顾玉兰愣了下,不止她,顾家人都有些诧异地看着他。
毕竟顾如砺往日对侄女们好得很,极少让侄女们在冬天做这样的家务,这样的事,顾如砺更喜欢给两个侄儿布置。
“哦,小叔,我这就去。”
顾玉兰以为小叔怕她在屋里听着伤心,擦了擦眼泪,起身收拾桌上的碗筷。
“玉峋,你跟着提些热水去。”
姐弟俩拿着家里的碗筷出了家门。
顾家其余人就坐在堂屋,眼神一致落在顾如砺身上。
把剩下的侄儿们打发去做功课,顾如砺这才把今日见到冯正的事和家人说。
“许是误会。”吴氏面色惨白地看着顾如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