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完侄儿们的功课,顾如砺无情地又布置了几天的功课。
完了自己又做功课到半夜,可把家里人心疼坏了。
顾三郎临睡前,看着埋首书写的小弟,眼底泛着心疼:“如砺,你刚过了县试,不然还是放松两天吧。”
“还有两月就是府试了,这次县试我落后这么多人,府试更不用说了,我定是要比别人再刻苦十分,才有机会过了府试。”
闻言,其余还想再劝的家人只能站在原地。
老王氏只能默默给儿子再点一盏油灯。
要知道顾如砺不在家的时候,顾家夜里是不点灯的,天黑之前吃晚饭,饭后就摸黑睡下。
但顾家却常年都有灯油。
次日一早,顾如砺刚睁开眼,玉峋端着脸盆进来。
“小叔你醒了。”
顾如砺擦了擦脸,眼神清醒了几分。
“怎么起这么早?”
“昨日睡得早。”
顾如砺洗漱完,出了房门,发现堂屋里堆着炊饼。
“如砺醒了,好久没吃到嫂子做的炊饼了吧?桌上那两颗鸡蛋记得吃啊。”
吴氏说着转身回厨房,没一会儿,端了碟素菜出来。
“你早上爱吃点素菜,说什么荤素搭配。”
顾如砺闻言笑了下,他确实爱这么吃,有钱后,他就不喜欢委屈自己的胃。
等他吃完早饭,就见二嫂拿着几块方巾出来。
“绣了几条方巾,如砺你戴着看看。”
天蓝色的方巾戴在额间,乍一看就是个小读书郎,老王氏这个当娘的见了开心极了。
“陈氏,你这方巾做得好,改日娘再扯些布回来,你多做几条。”
顾如砺连忙阻止了:“娘,二嫂做了三条呢,再做,我可戴不过来。”
一旁坐着的杨氏嬉笑:“换着戴,初一戴这条浅蓝色的,初二戴深蓝色的,十五戴红色。”
好家伙,要是按照三嫂这样戴,那不是比胡天佑这个花孔雀还折腾。
陈氏听杨氏这么说,还真有些想再多做几条方巾了。
“几位嫂嫂饶了如砺。”顾如砺作揖求饶。
“哈哈哈。”
堂屋内的家人哄笑。
时辰不早了,顾如砺跟家人道别,便跟老爹出门前往青山镇。
到了学堂,同窗们开始给顾如砺道贺。
大家都知道了,学堂内有三人过了县试。
要不是袁夫子来得早,大家还要再说上一会儿。
袁夫子一进来,眼神扫视一遍,学堂内瞬间安静无声。
“你们三人虽过了县试,但不可骄傲自满,县试只是科举第一关考验。”
陈有志,顾如砺和赵来三人起身。
“是夫子,学生谨遵教诲。”
“嗯,落座吧。”
三人还是不错的,怀瑜历经人间疾苦,年纪也上来了,根基牢固又沉稳。
赵来虽说性格有瑕,等府试和院试会让他知道,人外有人。
至于小弟子,哪哪都好,就是倔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