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两人打算出门去准备些府试用的东西。
虽然来之前准备很齐全,但还是缺了点东西,比如干粮什么的。
就在这时,陈叔走了进来。
“两位公子,张举人府上派人来请两位公子上门作客。”
“真的?”顾如砺有些欣喜。
看来玉姐姐为他们出了不少力。
“你们快去吧,其余的我去办就行。”顾老头催促两人出门。
两人当下收拾收拾就出门了,没一会儿就到了张府。
“怎么还带了礼?”袁声玉嗔怪地看了顾如砺一眼。
“不能失了礼数。”
两家还没亲近到上门不带礼。
两人进去后,又去主院拜访两位长辈。
这次,张举人也在。
两人连忙给两位长辈请安问好。
“两位公子都是少年英才,也不怪老爷如此看重。”张夫人含笑地说道。
张举人抬手:“落座吧。”
两人坐在张举人的这一侧,袁声玉则是坐在张夫人身侧。
“陈公子风流倜傥,顾小公子少年英才,玉儿,你爹的私塾可谓人才济济。”
“爹总说是如砺他们自己勤勉,他这个夫子没费什么心力。”
只是谦虚的话罢了,袁夫子还不尽心,这天下当得一声夫子的人可不多了。
和顾如砺相比,今天张夫人显然对陈有志更感兴趣,问了不少陈有志家中的事。
在得知陈有志家中贫寒,只有一个病弱的寡母后,面上的热情减少了许多。
“老爷,就不打扰你们做学问了。”
张夫人说完,带着袁声玉这个儿媳妇走了。
一直到太阳西斜,两人再次提出辞别。
“你们二人,怀瑜根基最牢固,又是县案首,府试只要不出意外,都会过,至于如砺你嘛,虽根基薄弱些,见解独到,弥补了些许不足。”
“但你们二人有同一个缺点,就是时务和典籍。”
张举人点出二人的优缺点和不足。
这两日,他发现二人的天赋极其不错,甚至在他儿子张瑞阳之上。
而他儿子年少中秀才已然傲气,若二人和儿子有同等书籍和他亲自指导,怕是儿子也不及二人。
“多谢先生的指点,如砺已经尽量补足自身,只是寒门难出贵子,典籍也是,便是一本《天机求问》,也是费尽心思才得了一本誊本。”
张举人知道他们的不易,所以一早儿媳妇一脸为难,请他多指点二人,他也没拒绝。
“明日就是府试了,提前祝你们二人高中。”
“晚辈多谢先生的指点。”两人郑重行了一个大礼,这才起身离开。
出了书房,过去跟袁声玉再次道谢和道别。
袁声玉也提前祝他们府试一切顺利。
回到院子里,热腾的饭菜端了上来。
饭后,两人再次查看,发现准备的东西比他们两人预先要买的还要齐全。
“爹,还是您细心,不然我们两个自己去买,可没想这么周全。”
顾老头听到儿子的话,开怀一笑:“我特意去问了参加府试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