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砺。”
听到熟悉的声音,顾如砺抬头,见是三哥,眼神一喜。
“三哥快来。”
见一向稳重的小弟,这会儿求助地看着他,顾三郎不知为何笑出声来。
眼看小弟眼神委屈又无奈地看着他,顾三郎赶忙停住笑。
“爹,娘,家里人都等着呢,小弟舟车劳顿,先家去。”
老两口一看,见儿子脸上有些疲惫,瞬间心疼起来。
“哎,改天再说,我家如砺刚从万安府回来,要休整一下。”
老两口心疼儿子,拉着顾如砺走了,而顾三郎则是拿着顾老头推过来的东西。
刚要说话,见背篓里半只猪腿,顾三郎馋得咽了咽口水。
回到家中,几位兄嫂上下忙着。
“如砺快喝水。”
顾如砺接过二嫂倒的水,陈氏顺手把他肩上的包袱拿了过去,放到一旁。
“如砺,先吃点垫垫肚子,晚上大嫂再给你做好吃的。”吴氏端着一碗面出来。
她一听到小叔子回村里的消息就去厨房了,刚做好面,小叔子就回来了。
顾如砺还真饿了,“谢谢大嫂。”
面碗里,顾如砺毫不意外在里面看到窝好的鸡蛋。
吴氏转头,见老两口含笑地看着小叔子,这才想起来别的。
吴氏有些懊恼,疏忽爹娘了:“爹娘,灶上还有面,儿媳去给你们端出来。”
老两口并未在意,摆手,两人自己去灶上盛面了。
和顾如砺的面比起来,两人碗中的面,汤比面还多,也没有鸡蛋。
不过老两口吃得很香,顾家很少做这等精面。
要不是老儿子,老两口还舍不得吃呢。
“你小弟高中是家里的大喜事,娘买了半只猪腿,晚上都做了,请几个亲戚到家里来吃顿好的。”
村里人就是这样,有点好事,会做上些好菜,请几个亲近的亲戚过来吃,也跟着热闹热闹。
“成,娘就交给儿媳吧。”
家中大小事吴氏一向妥帖,老王氏也放心把事交给她。
杨氏走了进来,见到顾如砺先是欢喜,而后眼神心疼。
“怎么瘦成这样了?”
之前只听三郎说小弟在学堂用功瘦了,但真见到了,杨氏下意识心疼起来。
说到这,家里的人都心疼地看着顾如砺。
把碗中的面吃得干干净净,顾如砺擦了下嘴角:“抽条,不长肉长身体。”
“大嫂再去给你做碗面来。”吴氏说着起身。
“不用了大嫂,晚上再吃吧,今儿个可是有好吃的。”
闻言,吴氏就没有再坚持,相比面条,晚上的饭菜更丰盛。
“那你先去收拾收拾回屋休息一下。”
顾如砺也没拒绝,回到屋里,发现大侄儿连热水都给他提到屋里了。
洗漱了下,顾如砺就睡下了。
顾家,不时有人上门,老王氏怕吵着儿子,大门一关,搬了几张凳子坐门外跟亲朋好友唠嗑起来了。
期间刻意压低了声音,村里人嗓门大,一有人声音高了,老王氏就出声提醒。
老两口坐在门外跟人说着府试和万安府的事。
顾老头昨夜都没睡好,但这会儿精神抖擞地说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