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交情,要追溯到七年前。
那时,武朝安还不是帝君,是东武的四皇子,因为颇有才华,深得老帝君的心,惹得当时的东武太子妒忌,想方设法追杀陷害,太子势强,武朝安被追得狼狈不堪,在颜武边境险些被杀。
昔时颜无欢驻军在颜武边陲的临安镇,机缘巧合,遇到了这场集数百人之力,剿杀一人的盛况,出于对那群黑衣杀手的鄙视,以及武朝安身陷重围而不乱的大将之风,颜无欢出手救了他。
救他时,颜无欢隐约猜出武朝安的身份,但他救人并不图回报,只觉得此人身陷重围,视死如归的风度,很合自已的眼缘,他觉得这人哪怕落魄窘困,却仍不失为大英雄,反倒是那个集数百人之力来ansha一人的幕后指使者,有着说不出的猥琐,跟颜帝的作派简直如出一辙。
所谓英雄惜英雄,武朝安和颜无欢一见如故,两人在临安镇把酒言欢,心有戚戚焉,遂义结金兰,成生死之交,此后一别数年,再未相见,颜无欢忙着躲颜帝的冷枪暗箭,武朝安则浸淫在没完没了的宫廷争斗之中,山高水远,又相隔两国,两人再未有机会相见。
然而在前几日,武朝安突然差人来传信,约颜无欢在昔年相识的临安镇相见,使官一并带来的,还有当年两人义结金兰的信物,一只镶嵌红宝石的匕首。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颜无欢欣然赴约。
青山脚下,一行人正逶迤而来,为首一人,步履矫健,虽行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依然健步如飞,如履平地,那股子英武豪爽之气,便是隔着重重山石,依然扑面而来。
紧随在他身后的,是两个锦衣少年,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一个挺拔潇洒,面容坚毅,鼻直口方,英气勃勃,那眉眼神态,跟武朝安十分相似。
另一个眉清目秀,黑眸如星,也是俊俏风流的人物,只是削肩细腰,看起来要显得文弱一些。
三人看到他,不自觉停下脚步,颜无欢淡淡一笑,移步迎了下去。
“武兄,别来无恙!”
“颜兄!”武朝安大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盯着他瞧了半晌,慨叹道:“一别八年,颜兄竟然容颜未改,还是当年的翩翩美少年啊!”
颜无欢哑然失笑。
“武兄过誉了,已近而立之年,哪里还称得起少年二字?”
“王爷绝对担得起!”
一道清越爽朗的声音响起,颜无欢侧眸望去,却是那个较为文弱的锦衣少年,见他看过来,便落落大方的向他躬身施礼,说:“武清见过王爷!”
“武越见过王爷!”那个英气少年亦向他微微躬腰。
“两位无须多礼!”颜无欢微笑着客套一句。
那英气少年朝他笑了笑,没再说什么,那文弱少年却轻笑道:“常听父皇提起王爷,说当年两人义结金兰之事,武清只当王爷跟父皇一样年纪,不想竟然如此年轻英俊,便算说是跟我一样年纪,别人也肯信呢!”
颜无欢愕然:“父皇?颜兄,你比我才大几岁,几时竟有这么大的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