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所虑极是,但苏编修的提议也有可取之处。
既然内府有余银,不妨酌情使用,定能缓解当下之急。”
郑太师略一沉吟,目光扫过何琛,冷冷一笑:“既如此,便依何大人之议。”
虽然提议被采纳,但苏子恒心中感到郑太师己对他极为不满。
何琛轻轻拍了拍苏子恒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子恒,守初心是好事,但当学会隐忍才是长久之道。”
夜晚,苏子恒在书房中反复思索,今日在朝堂上的言辞虽得到支持,却也暴露了自己的立场。
就在他心情沉重之时,忽然收到一封萧清婉的手书,信中言简意赅,却带着温暖的鼓励。
“苏公子,不论如何,谨记心中所愿。
虽知身在朝堂,处处荆棘,但世间自有人愿意为正义之士守望。”
读着字句,苏子恒心中涌上一丝温暖。
萧清婉仿佛看穿了他内心的困惑与痛苦,似在提醒他不忘初衷。
这一瞬间,苏子恒感到自己的疲惫与孤独被悄然抚慰。
数日后,翰林院内忽然传出一个惊人消息:有人匿名举报翰林院的几位官员私吞赈灾款项,所涉之人竟包括了苏子恒。
举报信中指控详实,甚至列出了赈灾款项的来龙去脉,许多同僚私下议论纷纷,对苏子恒的清廉产生怀疑。
苏子恒闻讯,心中愤然,立刻前往大理寺辩白,表示自己绝无侵吞赈灾款的行为。
然而,负责调查的官员却摆出一副冷漠姿态,毫无调解的意思,仿佛认定他有罪似的。
就在苏子恒焦头烂额之际,何琛得知消息后,亲自到大理寺保释他,力证苏子恒的清白。
然而,何琛也提醒他,这件事绝非偶然,而是郑太师的试探与打压。
苏子恒终于意识到,自己如今己经被当成了眼中钉,稍有不慎,便会被彻底拉下。
当夜,苏子恒独自坐在庭院之中,心中不禁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