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镜中回廊笔趣阁 第77章 (第1页)

1.灯中人影青梧巷尾的“拾光轩”总在深夜亮着暖黄的光。

店主林穗跪在樟木柜前,用麂皮擦拭一盏民国走马灯。

铜鎏金的灯架生着铜绿,绢面绘着穿长衫的书生策马过石桥。

这是祖父留下的唯一遗物,据说他临终前攥着灯绳说了三天胡话,却没人听清内容。

当第三十次擦拭书生衣襟时,灯罩突然发烫。

墨色在绢面晕染,石桥化作灰烬,马背上的人影竟变成了穿中山装的青年——与家族相册里失踪的祖父一模一样。

2.未寄之家书灯影在墙上投出1927年的邮局。

祖父反复写着同一封信,信纸总在封口时自燃。

林穗凑近灯罩细看,火星溅落处隐约有字:“吾妻阿宁,随军医队途经汉口,方知……”柜台上1931年的《申报》突然无风自动,刊登着“武汉瘟疫,红十字会护士林氏殉职”的讣告。

林穗摸到报纸上的泪渍,发现自己的指尖正在渗出水珠——那些未寄出的家书,竟在百年后化作灯油。

她将泪滴在灯芯上,火焰“噼啪”炸开,祖父的身影第一次转过头来。

3.时渍之墨“阿宁最喜石桥残雪。”

祖父的嗓音像隔着水幕,“这灯本该在她生辰时送到。”

他的手掌穿透灯罩,虚抚林穗发顶。

民国幻影中,瘟疫医院的病床上,曾祖母临终前对着虚空呢喃:“别哭…待雪化了,石桥东第三棵梅树下……”林穗连夜赶往老宅遗址。

拆迁工地的梅树早被砍伐,根须处却埋着锈蚀的铁盒。

盒内是七封炭化严重的信,唯有最后半句可辨:“……若重逢无期,此灯即吾眼,永望卿归。”

梅瓣形状的铜钥匙从信纸灰烬中浮出,恰好插入走马灯底座的暗匣。

4.残雪通路拧动钥匙的刹那,武昌的雪落进古董店。

林穗跟着灯影在雪地上踩出祖父的足迹,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