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慧明法师开示录抖音热门 第190章 (第1页)

因源。

不但学佛要立愿心,才能由因生果,即一种政策主张,或一种技术创造,亦必先具真确的见解。

具了真确的见解,还须具有坚定的愿望,艰险不避,百折不回,然後才可达到目的。

若胸无定见,固不能成功,而愿力不坚,必至精神涣散,还是失败。

这种事例很多,不必细举。

学佛人在自利方面,为明心见性;在利他方面,为济世度生。

济世度生,固是难事,而明心见性,亦非近功,所以更非立真实的大愿不可。

吾人发愿,与发誓同,故名誓愿。

凡违背者,必受严重谴报。

译文大家得明白呀,我们这发愿的心其实就是因心,有了因心才会有相应的果觉产生呢。

发的愿大,那得到的果也就大;愿望是真切的,那相应的果也会是真实的。

这就是所谓的依据这个因能收获相应的果,而有了果又能追溯到最初的因呀。

不光是学佛需要立下愿心,这样才能由因收获相应的果,就算是一种政策主张,或者一种技术制造,那也得先有真实准确的见解才行呀。

有了真实准确的见解后,还得有坚定的愿望,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不躲避,遭遇再多挫折也不回头,只有这样,才能达成目的呢。

要是心里没个确定的想法,那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而要是愿力不坚定,那肯定会变得精神涣散,最终还是会失败的,这样的事例可不少,就不用详细列举了。

学佛之人在关乎自身利益方面,追求的是明心见性;而在涉及他人利益方面,追求的就是救世度生了。

救世度生固然是挺难的事儿,可实际上明心见性也不是轻易就能接近成功的呀,所以要是不立下真实的大愿那肯定不行。

我们发愿呀,其实和发誓是一样的,所以才叫誓愿呢。

凡是违背了誓愿的,那肯定是要受到严厉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