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慧明法师开示录良心推荐 第192章 (第1页)

盖度人即是度己,度己正为度人。

大乘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故只知利他。

惟其只知利他,结果众生未尽,而自己先度。

小乘菩萨,著於我相人相,只知自利。

惟其只知自利,故我执难破,结果不易自度。

即此可知,自利不利,尚在此岸;利他无我,才是彼岸。

译文“同登彼岸”所表达的,其实就是“行”字的意义所在呀。

不过,有人会想这自利和利他到底哪个在先呢?

要知道呀,人我本就是一体的,从利他当中能收获好处,又哪有什么先后之分呢。

大概来说,帮助他人其实就是在度化自己,想着自己的时候也正好是在考量他人呢。

大乘菩萨是没有我相、没有人相的,所以心里只想着去利益他人。

也正因为只想着利益他人,哪怕众生没有度尽,自己也先得到了度化。

而小乘菩萨呢,心里还存有我相、人相,只惦记着自己的利益。

就是因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所以很难破除我执,结果就不容易得到度化呀。

由此就能明白,只想着自利是没办法真正解脱的,还在这此岸徘徊呢。

只有做到利他且无我,那才算是到达了彼岸呀。

原文总之信愿行三字,皆由心爱,大家现学心地法门,更当时时在心上用功。

故六祖教人,一则曰:“此须心行”。

再则日:“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又曰:“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

望大家依心起信,依心立愿,依心力行。

译文总而言之,“信、愿、行”这三个字呀,都是从心里生发出来的。

大家现在学习心地法门,就更应当时时刻刻在心上多下功夫了。

所以六祖惠能大师教导大家的时候,一方面说:“此事须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